七月中旬,我参加了第五届全球数字监控论坛,大会期间,包括索尼、松下、三星、H3C、海康威视、大华在内的诸多安防厂家参与了此次论坛,并进行了主题演讲。两天论坛行程下来,从各家安防厂商推崇的产品及论道看来,我得出了大概四个关键字:“数字”“联网”“高清”“智能”――这大概也是此次GDSF论坛的核心论点。
数字
这是安防行业由来已久的一个话题,也是正在走向现实的话题。前不久,我从国外某一篇报道上看到,目前IP视频监控系统所占份额为27%。自1996年世界上第一台数字摄像机诞生之日开始,IP视频监控发展至今已多年的历史,然而市场接受速度却有如蜗牛般缓慢。这一问题原因恰恰在于“市场对任何产品的接受都必须由它的用户对其价值的认可来进行推动”。
确实,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人们渐渐发现,与传统模拟监控相比,数字监控具备至少以下几个优势:
第一,便于计算机处理。由于对视频图像进行了数字化,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快速处理能力,对其进行压缩、分析、存储和显示。通过视频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联动报警,从而实现无人值守。
第二,适合远距离传输。数字信息抗干扰能力强,不易受传输线路信号衰减的影响,而且能够进行加密传输,可以在数千公里之外实时监控现场。特别是在现场环境恶劣或不便于直接深入现场的情况下,数字视频监控能达到亲临现场的效果。即使现场遭到破坏,也照样能在远处得到现场的真实记录。
第三,便于查找。在传统的模拟监控系统中,当出现问题时需要花大量时间观看录像带才能找到现场记录;而在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中,利用计算机建立的索引,在几分钟内就能找到相应的现场记录。
第四,提高了图像的质量与监控效率。利用计算机可以对不清晰的图像进行去噪、锐化等处理,通过调整图像大小,借助显示器的高分辨率,可以观看到清晰的高质量图像。此外,可以在一台显示器上同时观看16路甚至32路视频图像。
第五,系统易于管理和维护。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由电子设备组成,集成度高,视频传输可利用有线或无线信道。这样,整个系统是模块化结构,体积小,易于安装、使用和维护。
这两年,IP视频监控市场的发展速度不断上升,据安防市场研究数据显示,目前模拟视频监控的增长率仅为10%,IP视频监控系统的增长率或将达到30%。以此推算,到2012年,网络数字监控市场份额有望赶超模拟监控。
当数字监控开始成为监控市场的主角时,高清亮相也成为了必然。

联网
说到联网,顾名思义,就是与网络相连,当然这个网络不能是内部的局域网,因为远程监控的需要,监控系统最终需要与互联网相连接。或许有人会说,联网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吗?对于电脑,确实很简单,一根网线,一个IP地址,一台电脑,就能够与世界相通。但是对于安防产品而言,联网却并不是那么简单了,这就牵涉到一个行业标准化问题,因此,我觉得这一部分的小标题或许换成“标准”会更为合适。
我们知道,一套数字化的视频监控系统除了前端的摄像机外,还有视频编码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监控软件等,在众多的产品中,要保证不同厂商产品的互连互通、有效传输,同时避免用户被某个厂商的产品“栓牢”,相关标准的制定便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我国监控市场处于一种无标准状态,市场基本上被几个大品牌厂商所垄断。
目前在安防监控领域中存在着多个与标准相关的组织,有的是地区性的,有的是政府性的,甚至有的就是一个大项目下的标准组织,但都没有得到广泛认可,也不具备约束性。相比之下,由占据了视频监控市场占主流地位的重要厂商发起成立的某些标准,却得到越来越多的安防厂商、集成商和分销商的支持,成为安防业界比较具有影响力的行业标准,比如ONVIF标准、PSIA标准以及HDcctv联盟。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中国安防协会。本站旨在介绍更多的安防监控行业信息,所转载文章仅为作者观点,若有任何疑问或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本站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