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布点:标清主导,高清为辅

高速监控发展中,监控布点是最为首要的一步,布点是否得当影响到监控的质量。在绝大部分新建或改建的高速公路安防项目中,监控前端推行主要是“标清主导、高清为辅”模式。在天地伟业于锋杰看来,由于前期高速公路传输资源有限,主要使用节点式光纤传输系统,加之高清产品的应用技术还不够成熟,由此前端部署较多的还是标清设备,且许多重载云台设备都是模拟设备。然而随着高清技术的普及,用户对视频质量、智能化都提出了新的诉求,因此高清化将是高速公路发展新潮流。

据了解,在高速公路监控点的布设上,工程人员一般按监控级别分层,监控级别高的位置采用高清监控(1600×1200或1280×720),反之采用标清监控(704×576)。由于联网监控、资源共享的需要,目前多采用网络前端,即网络摄像机或网络球机。

探讨高速安防监控管理的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因应全程监控的需求,监控布点密度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在江西省交通设计院工程师贾传顺看来,点到点监控距离间隔500m的监控、1km的监控、2km的监控是今后高速公路视频监控的几个选择点,每个相邻选择点方案的投资基本上也是成倍的增加,因此选择好视频全程监控的监控点距是整个系统投资的关键。从现有摄像机镜头成像来看,基本上500m左右是它的最佳成像范围,大于这个距离成像效果下降,因此500米单个方向的监控肯定是最佳的方案。但是这个方案却是投资最大的方案,因此一般建议1km的双向监控,以中央隔离带为中心,采用15m-18m左右的立杆(具体根据路面情况来计算高度)双向拍摄两个方向的情况)。

智能交通:高速拥堵治理高手

高速公路在小长假期间对小客车实行免费通过,这一消息发布之后,很多人是又爱又恨,爱的是,开车出去玩终于不用再担心高速公路收过路费了,可以省钱了;恨的是,免费了,出行的人多了,车也就多了,高速路俨然就快成了低速路。这让很多假期想要出去玩的人望而却步。面对可能发生大的拥堵问题,很多地方都开始使用智能交通系统来缓解因为拥堵而带来的交通压力,到底智能交通如何发挥作用呢?

智能交通系统(ITS)把先进的计算机数据处理、自动控制、信息、数据通讯传输及电子传感等方面的技术,整合并运用在交通运输管理体系中,从而建立起一种全方位、大规模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及管理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在高速公路的应用体现在:

不停车电子收费(ETC)系统可减少传统收费模式带来的时间延误和人工消耗,提高车道的通行能力;路面交通感应器,能够对道路承受压力及应力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同时将监测数据传输至管理中心,实时了解道路情况为养护部门提供完备的资料;可变限速标志及可变信息标志牌,实时显示沿途的路面状况及事故情况,及时发布限速信息,对交通流实施动态管理。

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7-137-91963(蒋先生)

售后服务:0755-61500423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安防监控方案定制OEM开发

产品建议请联系我们>>

加微信

微信号:13713791963

2022042311330054

公众号

公众号:jimeizhihui

202201051520177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