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保技防智能管理平台系统能为文物管理部门提供文物保护的技术工具或手段,辅助以互联网技术、视频分析技术、周界防范、红外侦测、温湿度控制、能耗监测、报警联动等统计和分析技术手段,找出技防的关键环节,并可有效的防止文物被人为或自然的破坏从而达到技术防范的目的,也可以辅助对文物未来损毁的趋势进行分析,提升管理部门的文保管理和决策水平,打造文保部门数字化管理平台。
文保技防智能管理平台建设的最终目标应是实现“六化”,即“技防数据化、数据可视化、文保指标化、管理动态化、决策智能化、服务人性化”。其中,“技防数据化”和“数据可视化”主要体现了技防监测的功能,即可通过各类监测终端的建设,完成各种图像、数据的数字化采集、统计和分析。“文保指标化”和“管理动态化”主要体现了文保监管的功能,即可通过对各类数据的分析,制定合理指标,实现定额化管理、预测性管理等文保管理的新手段。“决策智能化”和“服务人性化”则是平台建设的核心目标。
文保技防智能管理平台建设应强调“以人为本”,其服务性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服务于基层文保人员的便捷使用;二是服务于基层管理部门的统一监管;三是服务于领导的管理决策。
文保技防智能管理平台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远程联网多级管理,面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行业化和高度集成管理的综合性平台,以便满足各文保单位不同保护对象高可靠性、灵活性和业务化的安全防范管理需求,适合于在大型组网、多级管理的分布式环境下对平台所有功能的集中监控与管理。并实现以下目标:

1) 对各子系统进行统一的监测、控制和管理
系统集成将分散的、相互独立的子系统用相同的环境、相同的软件界面进行集中管理。管理员可以通过自己的桌面计算机监控各子系统的运行状况信息等。这种监控功能是方便的,可以以生动的图形方式和方便的人机界面展示希望得到的各种信息。
2) 实现跨子系统的联动,提高整个系统工程的功能水平
系统实现集成以后,原本各自独立的子系统从集成平台的角度来看,就如同一个系统一样,无论信息点和受控点是否在一个子系统内都可以建立联动关系。这种跨系统的控制流程大大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水平。
3) 提供开放的数据结构,共享信息资源
建立一个以集成为基础的开放式工作平台,采集、转译各子系统的数据,建立对应系统的服务程序,接受网络上所有授权用户的服务请求,实现了数据共享。这种网络环境下的分布式B/S体系结构使集成信息系统充分发挥其强大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