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安防智能管理平台采用三层架构进行设计。主要分为基础子系统(接入层)、数据层(业务层)、服务显示层(应用层)。

各层次的作用说明如下:
基础子系统
这是保障文物安防智能管理平台系统正常运行和扩充的基础。也是最底层的、可以独立运行的子系统。包括视频监控、各种报警设备、数据采集设备、数据网关、服务器、客户端硬件和软件等。
数据层
数据层是整个系统的基础数据支撑,处理各类数据的采集、处理、上报、接收、存储、监测、决策等。通过网络、硬件、采集仪表、采集器完成各文保点实时监测数据的采集;对于外部系统数据,通过系统的接口服务完成与外部系统的数据交换。
服务显示层
可分为服务层和显示层。通过对原始采集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后储存到业务数据库,再把复杂的业务逻辑、庞大的基础数据、复杂的数据格式等封装成服务,对封装的服务进行自由组合与编排,快速进行不同应用模块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交换。
对于文物安防智能管理平台,显示层是面向各级管理人员的公开数据,设定各级管理权限。主要展现各文保点视频系统、各类报警系统、能耗监测系统、岗位人员管理系统等,其中包括移动终端各项功能的展示、查询和功能操作等。